技术搭桥梁 同步零距离 并肩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1-09-28 10:41 栏目:教师文章 作者: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 点击量:6561   【公开】

一、案例背景

为落实浙江省教育厅“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项目,充分开发、利用、共享教育资源,助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校与柯桥区平水镇玉安小学、上灶小学进行了“互联网+”结对帮扶。2019下半年,我校一共开设48节网络同步课堂,其中有12节科学同步课堂,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通空间的限制,利用奥威亚平台,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等,共同推进城乡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二、问题呈现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也要兼顾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而在“互联网+义务教育”科学同步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两地学生不管是动手操作能力还是知识面广度等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兼顾两边学情开展教学,无疑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相较之下,最难克服的还是空间上的障碍,通过奥威亚平台双方学生可以实现同步上课,但距离依旧存在,课堂上很多细节性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一、支援方教师无法对受援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受援方学生的课堂效度。二、支援方教师演示操作等常态化教学行为无法清晰地呈现在受援方学生的眼前。三、异地交流欠缺,课堂依旧是独立的两个空间,没有形成学习共同体。

三、案例实践举措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也可以将其融入到“互联网+义务教育”科学同步课堂中,依托技术精准高效呈现课堂效果,实现同步零距离,并肩共成长的期望。

(一)学习小组的异地组合

笔者会打破两校各自成组的壁垒,采用“3+1”或者“2+2”的异地成组方式,三个接收方学生加一个受援方学生或者两个接收方学生加两个受援方学生的组合,从而钉钉建立四人学习小组群聊。

课前,教师会在群中发布导学任务,要求各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讨论。例如:收集你身边的各种土壤,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点,并与你群内的小伙伴共同交流分享。支援方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对土壤的理论知识或许很丰富,但与土壤的接触却很少,受援方学生却刚刚相反。在这样的异地合作学习中,城乡学生取长补短,不仅加深了双方学生的情感交流,更实现了城乡优质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依学情的双师型备课

支援方教师对受援方学生的学情了解甚少,独立备课已经不能满足同步课堂的教学需求,因此,笔者采用双师型备课,双方科学教师针对自己学校的学情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并明确每一阶段的本职工作。

但由于地域限制,双方科学教师坐在一起备课几乎不太可能,为此,笔者会借助钉钉平台,通过群直播的形式进行网络研修,双方科学教师依据本校学情轮流阐述想法,群策群力,梳理出符合双方学情的可行性教学设计。

同时该钉钉群中的企业盘也是两校的科学资源库,双方教师会在上面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将双方学校一些优质教育资料分类上传到对应的文件夹中,供双方科学教师参考备课,从而达到教学共研,资源共享。

(三)抽象场景的形象展示

科学学习最好的内驱力是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在双方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水平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化的教学场景形象化呈现出来,让原本被动参与的受援方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科学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上《电路出故障了》一课时,笔者希望呈现灯先闪几下,然后突然灭掉的场景,这样的场景生活中确实存在,却无法准确形象地呈现在课堂上。此时笔者就会采取视频播放等形式将这一场景完美地呈现出来,学生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思考电路究竟出现了什么故障?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又该如何解决呢?

在这样有趣、形象化场景中,双方学生都会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感悟到原来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

(四)实验过程的实时交流

以支援方教师为主导,受援方教师只是课堂纪律管理者的同步课堂,不是理想的同步课堂。笔者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受援方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双方教师共同的课堂。

科学实验过程中,笔者会通过网络及时向受援方教师寻求帮助,告诉他实验过程中有哪些特别需要关注的点,自己在本校巡回指导,受援方教师在屏幕那头巡回指导并观察,共同帮助学生完成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有序化,不仅有外部行为的参与,更有内在思维的主动参与。同时受援方教师会利用手机等现代设备将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时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发送给支援方教师,让其了解受援方学生的探究过程,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五)教学细节的实时推送

双方科学课堂中的一些重要细节很难实时观察到,影响着同步课堂的教学推进。例如:当受援方或者接收方学生在黑板上分类时,双方学生或者教师根本无法及时看到黑板上的分类情况,只能通过教师或者学生复述间接获得,缺乏实时性。

为此,笔者利用希沃教学助手,让支援方教师的手机与受援方白板连接,受援方教师的手机与支援方白板连接,交叉控制。通过希沃教学中的随堂直播功能,将学生记录单、操作等课堂重要教学片段实时推送到对方白板上,为双方学生建立起一座双向互动交流的桥梁,并赋予双方学生课堂控制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此来提高科学同步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六)重点教学的微课展示

实验是小学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实验前的教学指导,支援方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分层微课视频,即支援方学生知识面广、操作能力强,微课指导视频可以相对简化,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自主探究,受援方学生没有城区的优质资源,操作能力较弱,微课指导视频可以尽可能详尽,在做对的情况下充分自主探究。

而对于那些学生操作难度较大、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演示实验,教师能自己演示的自己演示并拍摄成微课,不能演示的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高清实验视频并下载,而对于难以短时间内观察清楚的实验,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利用倍数功能,加快或者减慢实验现象的出现。

最后将这些制作好的微课共享在群中,让支援方教师提前下载,在教学需要阶段,双方同时播放微课视频,来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给双方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共同成长的愿景。

四、成效与反思

笔者麾下的科学同步课堂不再是支援方教师的主场,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学习、进步的场所。在此场所中,教师的备课、上课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生不会出现拿到材料无从下手或者乱做的现象,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双方教师的协作下共同完成的,学生懂得探究什么,如何探究,从而使探究从“无序”走向“有序”。

同时,受援方学生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一开始的被动参与到现在的主动提问,尤其是在讨论阶段,既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能对别人的意见保持尊重,与教师亦师亦友,关系非常和谐友善。

最后,“互联网+义务教育”的愿景得到了初步实现,教学实现共研资源实现共享,城乡差距逐渐减少,教育趋向公平。但实践的步伐永不停止,让我们一起绘制“互联网+义务教育”建设的蓝图,探索更加高效的科学同步课堂,向更美好的明天启航。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问题标题:
问题详细:

请注明账号密码,并附上该问题所在页的对应链接地址!

*问题所在:

全部市

全部区

学校

*姓名:
*身份:
*联系方式:
*邮箱:
*验证码:
换一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