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专区 教师文章

不放弃每一个

  • 2017-11-21 21:16
  • 阅读 5198
分享到:


案例:

    今年担任新的四4班的班主任,一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有点特殊的他,40人的班级本来位置应该坐得方方正正,但是他如此瘦小却一人孤零零坐在所有人的后面。看上去,眼睛圆溜溜,透露着灵气,衣服包得紧紧的,明显偏小了,衣服上沾满污渍,应该好久不换了。凭经验,一看就是父母很少关心和照顾的孩子。果然从以前的班主任那里得知,他的父亲嗜赌,懒于工作,是个游手好闲之人,自然孩子的母亲就早早离家出走,没有回来过。缺乏母爱,又搭上这样的父亲,孩子自然是不能正常地成长了。一年级的时候,他父亲晚上就去赌博,整夜不归,连吃饭有时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生活都不能得到照顾,学习上就更加不可能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自然无法说起。就这样,学习就荒废了,作业从不完成,晚上不睡觉,一到学校就呼呼大睡。到了四年级,居然认不得几个字。所有的课本和作业本就是摆设,读书也就成了样子。一天都头,无所事事,不再交作业,组长也慢慢不再收他的作业,与同学们的关系日渐远去,在班级中成了一个学习上“隐形人”。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开始仔细地观察他,他什么都不做,那又是如何打发在学校的时间的呢!几天下来,发现他在学校的日子对他来讲是那样的难熬,上课时不是睡觉,就是找到各种各种的小玩具拆了装,装了拆,他最喜欢上的是美术课,因为美术课有很多手工,他可以为做一个手工,做几天。而最让人头疼的是,他学习上是“隐形人”,但在生活中却想时时引起大家的注意,偶尔上去无缘无故地去拍拍别人的背;下课上总喜欢凑上去跟别人去玩,但却引起大家的讨厌;有时上课忽然感兴趣了,不知理解不理解,就不停盲目举手,结果却引来大家哄堂大笑;在学校中的星级评比中,每次为班级扣分,引得大家的谴责……

分析引导

该如何引导这样的孩子,一开始让有些让我束手无策,静下心慢慢摸索,通过努力,还是看到一些些的进步:

首先联系家长,第一次他爸爸来学校,他的爸爸是多么的不配合,对孩子的未来是毫不关心,每每跟他讲教育孩子的要求,都是对应的反话。再次又和学校的领导一起去家里家访,跟家长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让他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让他先从关心孩子生活开始,从吃穿管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的衣服终于不是一个月一件了。也希望他少赌,多陪孩子,至少让孩子有个正常的作息时间。

然后,在学习上开始让他做作业,先从最基本的抄写做起,安排了同学做他的小老师,能从最基本的认字做起。。我发现他特别喜欢手工,对于实在无聊的时候,鼓励他制作手工,也适当给予表扬。我也发现他对班级的事情特别关心,每次扫地倒垃圾特别积极,就及时的表扬,让孩子们看到他的优点,这样让班级中的孩子找到了他的优点,这样孩子们慢慢地认同了他,也慢慢愿意和他接近了。他不再孤独,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这样在班级的星级评比中,他也有了集体荣誉感,不再随意不戴红领巾,不再公交车上欺负小同学了。

接着当然最重要的是给予他关心和关怀,除了与他的爸爸尽可能的多联系,知道他生活的情况,在班级中我尽量让他多为班级做事情,如大扫除时指定让他做小组长,故意让他收本子,有时还让他为班级跑跑腿。无意识地还会与他聊聊天,向他询问班级以及家里的情况。 对他的点滴成绩、微小的进步给予认可和接受,并在班级中进行表扬奖励,让他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尤其让他最后价值感的时刻就是我让他给全班同学进行听写,那时候的他,从他的脸上看到了自信。为了给同学们听写,他早早地向别人请教生字词语的读法,下课也不再去捣乱别人,因为他有事情可做了,这对不认识字的他来说,是学习的动力。一学期下来,居然能读出很多的生字和词语,这就是他最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十分的欣慰。

我们常说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切不可厚此薄彼,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严格要求,但我对他的教育可我只能偏心,我给他更多的机会,给他更多的关心,让他有了被人重视的感觉,我不知道,我的用心他有没有感受到,虽然没有很大的改善,但稍微的进步,脸上笑容的增多,做事的积极,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真诚的希望这样特殊的孩子有幸福的生活。虽然这样的路很崎岖,即使是烛火之光,也将我心向往。衷心地希望他有个美好的未来!

 

                                                  何军燕

上一篇:还给学生自由 呈现精彩课堂 下一篇: 期中考后留心: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