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互联网思维下的微课制作
- 2017-09-26 00:13
- 阅读 4487
【内容摘要】
“微”流行时代。微课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为满足老师、学生的需求应运而生。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想。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则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我认为互联网思维下做好微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内容选择、教学实施、制作技术、推广应用。作为信息教师要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做好“微课”的制作。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微课 微课制作 教育改革 信息技术 电脑绘画
在现阶段,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流行的时代。微课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为满足老师、学生的需求应运而生。用不懂教育的思维做教育,是一种颠覆,用懂教育的做教育是一种自我改革。没有人是趋势的对手,我们只能做趋势的朋友。作为新生事物,微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教师应适应这种需求,做出高质量的微课。
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跨界思维。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则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
微课有两种,一种是为同行借鉴型微课(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服务);另一种是为学生学习型微课(为学生解决知识面重难点服务)。我主要谈谈为学生学习型微课的制作。以下谈及的微课,都指为学生解决知识面重难点服务的微课。由于我在进行电脑绘画微课制作实践,所以都以电脑绘画微课为例。
怎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微课,这就要顺应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时代是碎片化时代,用户的记忆很短暂的,只有不断的提醒以及有着特殊性才能一直被深挖被分析,不然谁去理会。鉴于以上的理解,我认为做好微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微课的内容选择:
要选择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微课是一个精彩的短课,需要尽量突出该课的特色。1.内容要从问题中来
“找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寻找到“真问题”并不容易。上学期我发现我们班的大多数孩子喜欢上网,更喜欢玩网上的一些游戏,有时还不听家长的劝阻,我行我素,家长非常反感,却也毫无办法。孩子能上网,能玩游戏,我在想能不能有什么办法,把孩子的心收回来,让孩子也能有一份业余的“工作”。通过调查,我发现孩子们平时很喜欢在纸上画动漫人像。又有何老师的推荐指导,我就确定进行电脑绘画的微课制作。这就体现了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思维,为用户服务。
2.内容要从教材空白中来
信息课本中的内容,语言非常精练,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很多空间,教师可以把握内容,做成微课。如在《晒晒我的作品》一课中,第一个环节“展示作品”以“画图”程序能帮我们将作品放在桌面上,随时让大家参观。这样一句话来介绍,并未能点明如何设置。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就可以选择做一个微课,来帮助学习,感受电脑绘画的作用。
3.内容要从思维断裂中来
信息课本中的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也逐渐加深深度。与现在的学生的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让学生产生了陌生感,他们往往会对新的知识,新的程序难以理解,他们很难与新的教学要求产生共鸣,很难与编者站在同一理论与实践层面来思考掌握新知。
如《认识动画》一课中第三部分,动画的奥秘。学生刚刚接触理解动画,兴趣较浓,但对于动画的制作软件,还是第一次接触,特别对于更多的面板认识,更多的动画概念(帧)的认识。思维还跟不上,针对这一内容,就可以来制作一个“动画的奥秘”的微课,促进对动画的理解。
4.内容要从教学疑难中来
信息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电脑操作理解存在着差距,许多老师非讲深讲透不可,但常常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动于衷。那如何以这个难点为“基点”突破教学呢?如《文字动画》“调整第一帧和最后一帧的文字位置”及“自动渐变”的设置是一个难点,要说很难说清,可以边操作边演示,这一内容就适宜制作成微课,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5.内容要从重点突破中来
例《复制与变换》是信息技术中用的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操作方法。教师针对这一重点内容,可以把这一操作过程作成微课,供学生反复学习。
二、微课的教学实施:
微课也是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作为在线教学视频,也需要满足在线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情感体验。尤其是现今信息时代,数字化教育资源已颇为丰富,要提高微课的应用程度,必然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高重视可用性设计的意识。
1.切入主题时迅速:微课要求时间短少,最关键的是开头,要抓人眼球,要能吸引听众。要非常重视开头的1-2分钟,更不允许在导入环节“绕圈子”,切入主题要迅速。可巧妙设计情景的教学,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如在电脑绘画微课开始,我精心选择了几张动漫图片,加上一段轻松的背景音乐,给学习者一个唯美的情境,引人入胜,并为下文提问与讲解作铺垫,提高了微课的视觉效果。
2.讲授思路时清晰:微课时间要短少,在10分钟内,一般以6分钟为宜。在微课的讲授中,更要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内容的主干,剪掉可有可无的侧枝旁叶。对于“友基欢乐绘图Ⅱ”的使用,我在微课录制时,分课时重点讲解画笔的设置及图层的理解,而对于美术知识,就略讲。
3.教学收尾时快捷:好的小结可以对教学的内容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小结往往给一节微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微课的小结中,因重点内容已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小结必须表现为干脆利落。我在录制微课时,一般用一句话来小结。前半句小结,后半句布置作业。例:本讲我们重点理解了“层”,你可分“层”作一幅来巩固学习。再见!微课在于一对一的学习,在于“互联网”中传课。要体现其的简约思维。
三、微课的制作技术:
(1)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微课要尽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程内容。如使用动画、图表、视频等方式表达教学内容。我在录制电脑绘画微课(现阶段我在进行“友基欢乐绘图Ⅱ”的系列微课录制)我选用了“屏录专家”软件,配上了高质量的“创意达蓝调”声卡与话筒。录好后让孩子观看,图像清楚、声音清晰,孩子学习也觉得很轻松。
(2)精致的拍摄制作技术。由于微课时间很短,因此要重视每一秒,尽量不要有口误、重复、表达不清、拖沓现象。尽量加上字幕。录好以后,不能直接发布,作为教师应多观摹,修改。我利用格式工厂与绘声绘影来进行剪切、后期处理,效果较好。
四、微课的推广应用:
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则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教师把作好的微课应及时上传到相应的网络平台,让需要的孩子能及时观看学习。现在网络平台很多,比如:建立相应QQ群,在群空间,群视频中交流。现在云盘比较流行,百度云盘,360云盘推广力度比较大。我就在百度云盘中注册了,可进行内容、视频等分享。例,链接: http://pan.baidu.com/s/1eQHwQJ4 密码: lmrw 只要把地址、密码发送到QQ群,可在一定范围内分享。作为信息教师不仅要自己作微课,更要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做好“微课”的制作。课多,人才会多。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的互联网思维精髓才能真正实现。
五、处理好三对矛盾:
通过电脑绘画(友基欢乐绘图Ⅱ)微课的录制实践,及学生学习的反馈,在微课的录制中,还应处理好三对矛盾。
1.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
在 微课录制中,没有学生。但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场中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2. 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
微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有限,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为重要。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内存不丰厚。
3.要处理好“快”与“慢”的矛盾。
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快慢适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代而过。特别是一些操作类的屏幕实录,教师要边讲解边操作,教师录制难度较大,而学生学习思路速度较快,对这类内容教师要快一些。有一次,我按照我操作的速度录制好《友基绘图Ⅱ“层”的认识》后,便让三年级的孩子来观看,理解。我让孩子来说说感觉,他们却觉得播放速度慢,浪费时间。觉得这一知识难度不大,容易理解。我就在此基础上,对录制内容进行裁剪,由10分钟压缩到6分钟,我再让另外的三年级学生来观看学习,学生觉得:学习过程轻松,又便于理解。
总之,在当下互联网如此发达,平板电脑,手机,PC如此普及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发出具有“互联网思维”特点的微课。
参考文献: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黎加厚
浙江微课网http://wk.zjer.cn/
中国微课http://cnweike.net/
胡铁生的微课(程)研究网http://blog.sina.com.cn/u/1941326822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