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专区 教师文章

《观潮》的教学设计

  • 2016-12-14 15:17
  • 阅读 3635
分享到:


[教学目标]

  1.认识“潮、称、盐、笼、罩”等13个生字,会写“罩、屹、鼎”等7个生字,掌握“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等生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描写观潮的写作手法,掌握比喻句的用法。

  3.形成热爱祖国风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声势浩大,背诵3、4自然段。

2. 学会比喻句的用法,掌握文中描写潮来时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材,收音机,幻灯片,有关钱塘江大潮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师:同学们,下星期就是中秋节了,你们打算去哪里?

  2.师:那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次钱塘江大潮的盛景。

 板书:观潮

 

  (二)新课新授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小词典和与同桌讨论来解决生字词,教师进行指导点评(如“鼎”)。

2.全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四部分:总起——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总分结构)

板书: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

3.齐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点出“奇观”。

师:什么叫做“奇观”。 (由“奇”引出全文)

 

(三)巩固拓展

  1.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

师:这4段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时间顺序)

师:请你们圈出文章中时间词。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全班思考在“午后一点左右,江面是怎样的?”(板书:江面平静)

那此时人们是怎样的?(板书:昂首东望)解释“昂”,请同学表演。

3.全班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午后一点左右,江面是怎样的?”(板书:风平浪静、白线)点出“白线”为比喻,将远处的潮水比作白线。

那此时人们是怎样的?(板书:人声鼎沸)指导“鼎”的笔画,并解释“人声鼎沸”。

  4.全班朗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江水变化的句子。

板书:拉长、变粗、横贯、水墙

  5.划出描写潮水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师:这句话写得好吗?(齐声:好)那好在哪里?

  6.赛读这句话,要求读出潮水的声势浩大。

  7.朗读第五自然段,请概括出江水的变化。

板书:余波涌来、两丈来高

 

(四)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积极,请继续保持。

2.通过今天的学习领略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声势浩大,此外我们还掌握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请根据文章板书,背诵第3、4自然段。

 

 

 

板书设计:

image        潮来之前     江面平静            首东望               抬头

 

 

image                   风平浪静、白线        人声鼎沸               

 

奇观   潮来之时    

拉长、变粗、横贯、水墙

 

 

潮来之后    余波涌来、两丈来高

 


上一篇:把握时机 践行生本 提高效率 下一篇: 关于教学技巧和管理方式的思考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