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之体会

  发布时间:2017-11-24 08:15 栏目:经验分享 投稿单位: 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 点击量:2283   【公开】

课堂是教师的战场,在四十分钟的一节课里,战斗目标是什么?怎么战斗?这是我我教书以来,一直摸索的问题。作为一个老师,常常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可最终发现你准备得很多,讲得很多,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么如何在这战场上有所为呢?读了《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后,联系我这一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有些所得。

一、让语文课堂“单纯”一些

我是第一年教小学语文,原以为语文嘛,语言文字,就是要学会认字写字,学会写作。每一次备课,对着教学目标,分析到一个字、一个句,总是备得满满的。于是在上课时,挑出生字读写,之后便是长篇大论分析文章,不断地挑出一些自认为的好词好句进行分析,试图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四十分钟的课堂在诸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解释?”“你是怎么想的?”等轰炸式的提问中结束。现在自己回头想想,明明很简单的课文何必搞得那么复杂,我在课堂上讲了那么多,难道都那么重要?比如在教第一课《窃读记》时,学生通过这种琢字寻句式的分析,真的体会到了作者窃读时的滋味吗?这样的语文课,只会把这篇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应有的“美感”,学生所学到的只是我所强加给他们的,真正的文章内涵并没有感受到,课堂中貌似“热闹”“激烈”的提问回答,只不过是被牵着鼻子走而已,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课堂上学生拼命地理解老师的问题,根本无法思考自己的体会,甚至在这么多的问题下,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慢慢地学生因这种追根究底的学习方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原本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反而负担过重,失去了学习兴趣。面面俱到,反而样样学不好。课堂上讲得多,安排得多,反而脱离了语文课堂的基本,所以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精简,势在必行。脱离枯燥的文字游戏,欣赏文章真正的美感。听、读、写,做好最基本的。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读,有感情的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学生能把一篇文章读好了,自然感受到了作者的用意,省去了苦口婆心的讲解,省去了反反复复的提问,要做的只是指导好学生如何读。

二、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以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达到发扬优点,纠正缺点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老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对于同一事物,要求学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观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三、创建课堂教学情境,打造学生表演舞台

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战场,更是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做的,便是组织手头的教材给学业生展现的机会。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有很多关于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如果让学生划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兴趣肯定不高,难以感受到五壮士的英勇壮烈。要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何不让学生自己来做回壮士。课堂上先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精彩片段,以此引入课文,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然后分组准备表演。要求朗读有感情,动作到位。学生在讨论准备时,自然会针对人物动作神态描写进行理解模仿。课堂少了枯燥无味的提问讲解,多了积极活跃的“小壮士”,效果当然不一样。

一节课四十分钟,不需要太多的目标,不需要太多的提问。把课上得简单一些并不是什么都不教,而是在把握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简洁充足、有血有肉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有限的学习精力集中在对知识的享受上,这才是课堂最大的魅力。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问题标题:
问题详细:

请注明账号密码,并附上该问题所在页的对应链接地址!

*问题所在:

全部市

全部区

学校

*姓名:
*身份:
*联系方式:
*邮箱:
*验证码:
换一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