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专区 教师文章

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

  • 2016-12-27 12:04
  • 阅读 3528
分享到:

——信息技术《编制古诗集》案例与反思

 

 

 [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

(技能):1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分类;

          2熟练运用PPT制作一份古诗集。

(情感):通过编制古诗集,培养学生对古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PPT演示文稿的整体构思和布局。

课前准备:1上课所用的PPT范本;

2连接到服务器的快捷方式;

          3为学生提供若干原始素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师:今天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此处说完立即走上讲台,打开PPT

师:超级无敌古诗集—逸休工作室制作!(大声说出古诗集名称)

这是老师早上刚刚完成的,欣赏的同时顺便考考咱们班同学的语文水平。

(此处PPT中的古诗名故意只显示一部分,让学生猜。比如:“你觉得下一个字是什么?”“能背诵吗?”“好!全班一起来背怎么样?”)

——设计意图:在让学生猜、背诵、欣赏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是让学生对诗集封面布局及超级链接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师:以大家刚才的表现看来,好像对老师的这份礼物很满意。那么老师也有一个请求了,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向来推崇礼尚往来这一优良传统,既然如此,大家能不能做一份古诗集送给老师呢?

生:好!

师: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动手编制一份超级古诗集吧!

二、资料收集,整理素材

1复习资料获取的几种方法,引出素材

师:老师感觉到已经有一部分同学有点蠢蠢欲动了,老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生:找资料。

师:对,编制之前首先应该准备资料,那资料从哪里来呢?

生:(上网、自己背、书上找……)

师:有很多办法,像我们信息技术课的话,大家常用的便是运用搜索引擎来找。今天这节课为了节省时间,老师事先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原始素材放在桌面上。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不过淡化上网搜索,而以整理分类资料为主,强化“路径”意识。

2抛出任务一:浏览素材(桌面上的《古诗集素材》快捷方式)

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浏览一下。

生:浏览素材

3分组讨论,选定材料

师:时间到,想必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你发现了什么?

生:里面有很多诗词和图片

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简单说一下easyhard的区别,为等下的操作做准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

师:现在以两人一桌为一小组进行分组,马上给自己的小组取个名字,像老师取的名字:超级无敌逸休工作室。花一分钟马上商量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刚才这一小组讨论得尤为激烈,能告诉大家你们小组的名字吗?

生:×××工作室、%%%小队、……

师:这个名字取得好独特!……(评价时语气尽量热情、短促、掷地有声)

4任务二:整理素材(建目录,复制文件)

  a建目录

   师:名字取好,那就该行动了。大家刚才发现在桌面上其实还有一个快捷方式:XX超级古诗集,这个是老师特意为各个小组准备的工作营。你看里面也有老师的一块营地,还藏着老师特别喜欢的几首诗词资料呢。(设计意图: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室,让学生有整理分类的思想)

  生:建立本小组的目录

b放素材

  师:搭好工作营,将自己需要的素材整理过来。马上行动!

  生:整理素材

5反馈整理情况

  师:时间差不多了,咱们来看一下各个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此处稍做评价,试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情况而定)

三、制作古诗集

1选模板

 师: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动手编制漂亮的古诗集,一般古诗集应包含三个部分:封面、目录和诗词内容。其实老师已经在古诗集素材中藏有了几张模板供大家参考,如果不怎么喜欢,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张。【设计意图:运用半成品,适当分层】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大家在借用模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另存为”,将它保存到自己小组的营地中方可制作。)

2编制古诗

 生:动手制作(可以小组讨论、参考书上)

 师:(中途选择一位做得好的学生演示一下)

     比如:这位学生的图片插得特棒,配这首诗相当合适,我们来问问他是怎么弄的。

   (设计意图:a演示的时候可以让所有同学都掌握插图、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b同时在图片、文字的来源上可以体现出刚才分类整理的作用,指导学生从整理好的地方去拿。)

四、欣赏评价

   1、汇总古诗集

师:大家都完成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来汇总古诗集。将你完成的古诗集上传。

生:上传作品。

   2欣赏评价

师: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有多少作品了!

生:对其中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自已评价,同学之间评价)

最后在一幅作品中结束本堂课!(配乐欣赏,全班朗诵)

 

[反思]

《编制古诗集》节课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尝试,将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有机地整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教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变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可自学性我们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1正确认识学

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基础上的。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要技能表现在环境构建和资源利用与设计上,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讲解水平和表演能力上,所以在课前教师就创设了一个教师与学生互送古诗集的情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与教师一争高低的热情,由此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不是一句空话,授课教师在本节课以层次丰富的任务为基础,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如何使用超级链接。更重要的是完成了一件作品,成功后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学生的脸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代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分工合作,成立小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取得意义建构的效果。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走到学生中间,参加学生的讨论,从中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

2正确认识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改革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这节课的新突破。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学古诗网,内容包括:必背古诗、在线学习、古诗论坛、实例下载等。网上有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并配以插图和背景音乐。小学古诗网提供的在线学习栏目是一个闪光点,其中有电子图书、跟我做、实例下载等。电子图书包括如何使用PowerPoint。在跟我做中有教师视频和音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操作。另外,还可以利用实例下载将教师的实例下载,分解各部分功能,从中学习如何制作配乐古诗

3、在改革教学方式中教师作用

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这节课采用的是学生自学,分工合作的方式。课堂开放以后,可能有的教师会问:教师的作用到哪里去了呢?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教师的作用是否削弱了?实际上,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这种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要求教师的目标意识要更强,要从整体上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更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更强,教师要从体现教师权威的高高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更强,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怎样才能学得更好,学习效率如何,都要求教师有合理的调控,在与学生学习探讨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问题,适时地通过网络进行反馈。比如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就应该及时通过广播进行反馈,请同学帮助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加了学生的成功感

二、让学生在新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课程改革要求就是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作用是设计任务,创设环境,组织学习。对采用其他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留言本上向教师发问,教师及时地对问题进行解答

三、重视三方之间的评价

这节课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进行评价。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编制古诗集》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也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节课最后是展示学生作品,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尽量鼓励学生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学生这么做,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知识;能对别人的作品提出意见,说明他在理解上有独到的见解,应该给他机会去发表;引起争论不是坏事,说明学生对教学目标掌握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完成了意义建构。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对讨论不清楚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学生互评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评。学生们理想的学习成果可能与实际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差距。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也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思考中进步,避免了学生互评后难为情的情绪,也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上一篇:数形结合,相辅相成 下一篇: 难问题 巧解决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